当前位置:识码库 > 配置参数 >

小米评测—小米评测题库

小米评测—小米评测题库

小米评测深度解析:探索小米评测题库背后的科技魅力

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IT数码领域,小米作为一个从手机起家的品牌,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涵盖智能手机、智能家居、物联网等多领域的科技巨头。小米评测,作为衡量其产品性能、用户体验的重要标尺,不仅吸引着广大消费者的目光,也成为了行业内评测题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剖析小米评测题库,看看它如何助力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小米产品的魅力。

一、小米评测题库的构成:全面且专业

小米评测题库,顾名思义,是针对小米全系产品的一套系统化评测标准与问题集合。它涵盖了从硬件配置、软件体验、续航能力、拍照效果到系统稳定性等多个维度。硬件配置上,题库会详细测试处理器性能、内存读写、屏幕素质等关键指标,确保每一款小米产品都能在实际使用中展现出应有的实力。软件体验方面,则侧重于MIUI系统的流畅度、功能实用性以及用户界面的友好程度,力求为用户带来最贴近需求的使用感受。续航与拍照,作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两大痛点,小米评测题库同样不吝笔墨,通过严格的实验室测试与真实场景模拟,为用户提供最贴近日常使用情况的评测数据。

二、小米评测的权威性与公正性

小米评测题库之所以能够在众多评测体系中脱颖而出,其权威性与公正性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。小米公司深知,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消费者更加依赖于客观、真实的评测信息来做购买决策。因此,小米评测题库在构建之初,就明确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,确保每一项评测标准都基于用户实际使用场景,力求评测结果的公正性。同时,小米还积极引入第三方评测机构,通过多角度、全方位的评测,进一步提升评测结果的权威性与可信度。

三、小米评测题库对消费者的价值

对于消费者而言,小米评测题库的价值不言而喻。它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小米产品性能的窗口,更是帮助消费者在众多产品中快速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。通过对比不同产品的评测数据,

“一刀不砍”的画质旗舰 小米电视6至尊版评测

说起现在大屏电视产品的主力,那绝对非LCD莫属,成熟的技术,实惠的价格也成了大部分消费者购买大屏智能电视的首选。不过同样是LCD屏幕,在画质表现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。其中背光分区这一技术的引进更是让LCD电视在画面表现上有了新的突破,现在背光分区数量更是成了区分画质高低的一个硬性指标,分区数量越多,控光能力越强,画面表现也会越出色。

为了挑战LCD画质巅峰,6月28日,小米正式发布小米电视 6至尊版和小米电视ES 2022款,小米电视6至尊版作为一台高端全能旗舰,通过QLED以及百级分光系统的搭配,在多个测试片源的画质细节中表现出色。小米此次发布的电视数字系列新品从硬件、配置、画质方面与国际一线品牌全面对标,继OLED和8K两个高端旗舰市场之后,小米电视开始将眼光瞄向技术、体验竞争最激烈的液晶电视当中。

外观设计 金属材质凸显整机质感

小米电视6至尊版为首款采用全金属一体化机身的小米电视,优秀的材料和工艺为整机提供了出色的整体质感。

正面屏幕有着很高的屏占比,外侧包裹着一体折弯的金属边框,为屏幕边缘提供了很好的防护效果,正面四边采用了无边设计,最大程度减少了设计元素的干扰,带来具有沉浸感的观看体验。加上“星幕锐影”百级分区背光系统,这块屏幕在亮度、对比度、明暗层次细节上实现了突破性提升。

底座采用了悬浮式的设计,位于电视正中,金属的材质提供了很可靠的支撑性,相比两侧支架的设计即便是小尺寸的电视桌摆放起来也毫无压力,4mm的厚度在兼顾稳定性的同时还提供了出色的轻薄质感。

在屏幕上方还设计有升降摄像头,小米电视6至尊版为业内首款采用 AI 双摄的电视,摄像头采用超广角设计,提供了更大视野,通过设置可以实现摄像头升降可控,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关闭,保护用户的使用隐私。

双摄像头还支持AI手势操控,即便手中没有遥控,只要动动手指,也能完成播放暂停,多场景视频通话等功能。

因为采用全阵列式背光及豪华音响配置,使得这款产品侧面看起来稍显厚实,再加上金属机身的材质,整体重量更高一些。

小米电视6至尊版的背面设计也是很有特色,正中靠下的位置有着声学外显,能够清晰看到低音发声单元随着声音律动。在背面左右两侧的位置还配备全频扬声器,发声位置选择更加符合声音发散原理,能有效提升声音的指向性。金属的背板经历 11 道冲压工艺,太空灰的颜色也给人一种沉稳的感受。

作为一款旗舰产品,小米电视6至尊版在接口方面当然也是满足了用户的所有使用需要,更快的USB3.0,HDMI2.1以及网线接口和一些常用的接口都有配备,无论是外接U盘播放照片视频还是使用家用主机进行游戏都能实现。

遥控继承了小米电视一贯的风格,简洁明了的设计,相比一大堆繁琐的按键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,语音按键的加入更是让使用交互变得更加简单,遇到不会的操作只要直接使用语音指令就能完成,更加方便家中的老人孩子使用。

显示效果:QLED+背光分区提升画面观感

首先我们来看看小米电视6至尊版的画面表现。小米电视 6 至尊版采用一块 4K QLED 量子点屏幕,拥有 97% DCI-P3,103% NTSC 广色域,6 档色温调节,覆盖了体育运动、观影等日常使用到的各种场景。3D LUT 电影级校色技术让Delta E数值做到了 1.5,即便是拿来做显示器也完全没有问题。

硬件上,这款产品的屏幕还使用了“星幕锐影”百级分区背光系统,提供了1200nits 亮度,255 个控光分区,每块分区可呈现 4096 级明暗变化,从硬件层面赋予显示光线更多的变化层次与细节,整个屏幕还支持动态Alpha 值优化,相较于普通LCD屏幕在场景控黑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。

市面上目前搭载QLED量子点显示技术的液晶电视其实并不少见,主要集中于高端/旗舰产品上。但是小米电视6至尊版采用的背光分区的数量则站在了行业前沿,其中,55英寸为100个背光分区、65/75英寸则达到了224/255个,以我们手中的55英寸产品为例,目前市面上能够达到3位数背光分区数量的产品非常少见,而且也都集中在65/75英寸这类大尺寸的产品上。

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朋友会产生这样的疑问,背光分区的数量会影响什么?这里可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释,背光分区相当于在整个画面切分出尺寸相同的格子,这些格子的明亮都是可以自己独立控制的,我们需要显示多高亮度都能够单独进行调节,在不需要显示内容的时候也可以彻底关闭,这样分区域操作可以让画面中亮度高部分更加突出,亮度低的地方也可以实现趋近于漆黑的效果。而分出来的格子越多,那么每个区域之间的过度衔接也会更自然,明暗变化以及对比度会更强烈。

具体到场景当中,我们可以看这幅明暗交替场景的图片显示,除了中间的月球反光和表面纹理以外,剩下的均为黑色,可以看到此时画面的四周呈现出纯黑的状态。同时,超高的峰值亮度使得HDR高动态范围的画面信息完全没有丢失,高亮部分的显示依然有着丰富细节,这种观感此前只有在自发光的OLED产品中才能获得,如今通过精细的分区背光调整,LCD产品上也可以同样实现。

除了有出色的硬件支持,在画质算法方面小米电视6至尊版也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持。硬件级AI-SR超分技术的使用,能够深度解析画面内容并匹配庞大影像数据库,将低码率/低分辨率的片源优化至超高清水平,处理过后的画面不仅有着清晰的表现,而且色彩过渡也非常自然。

小米电视6至尊版还是国内首款通过杜比视界IQ测试的电视产品,通过杜比视界动态元数据,能够充分利用电视的智能功能,在不同的环境光下,无需遥控操作就能时刻呈现更佳的画面效果,实现超越HDR的体验。

除了杜比视界IQ,小米电视6至尊版还实现了对杜比视界、HDR10+、HDR10和HLG的支持,实现了目前HDR认证的大满贯。此外,小米电视6至尊版还获得了IMAX ENHANCED音画认证,播放标准片源可以让整体画面更加还原,提供更出色的观影体验。小米电视6至尊版还支持杜比全景声,搭配杜比视界画面,为用户带来了更全面真实的影音体验。

音频体验:支持MI Surround,体验影院观影效果

小米电视6至尊版55寸支持杜比全景声4.1.2(65/75寸支持4.2.2)。55寸内置13个发声单元,总功率90W,65及75寸内置16个发声单元,总功率均为100W,实现超豪华音质体验。

小米电视6至尊版还是小米首款支持MI Surround的电视。用户可将同时连接2个小爱音箱,小米自研环绕声算法可将片源中的“环境声场”提取出来,并置于小爱音箱上播放,如将小爱音箱放置于观影人后侧的左、右方向,在家中便能体验影院观影的效果。

硬件配置

配置方面小米电视6至尊版搭载了HDMI 2.1标准协议接口,支持可变刷新率(VRR)、自动低延迟模式 (ALLM) 、增强版音频回传信道(eARC),能够提供高标准的音视频内容输出。此外,小米电视6至尊版还是国内首家通过FreeSync Premium游戏智能显示认证的电视,FreeSync Premium 能够使得 120Hz 显示设备实现无撕裂、低闪烁、低延迟的特性,进一步保证了PC玩家使用电视作为显示设备的使用体验,同时小米电视 6 至尊版完美适配次世代主机,同时是 XBOX 官方推荐游戏显示设备。

小米电视6至尊版采用MTK 9950画质增强版芯片,可解码高达8K的流媒体视频,配备4.5GB运存和64GB存储空间,支持最新的Wi-Fi 6无线协议,实现更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。

小米电视ES 2022 :画质轻旗舰,同价位画质担当

小米电视ES 2022款是专为年轻用户打造的画质轻旗舰,同样搭载了「星幕锐影」分区背光系统,支持杜比视界、HDR10+高端HDR标准。它采用了4K HDR超高清面板,峰值亮度可达700nit,拥有△E≈2的专业显示器级色准,支持10.7亿色,DCI-P3广色域,具备AI-SR超级分辨率、MEMEC运动补偿算法,堪称同价位的画质担当。

小米电视ES 2022款的音响系统由双通道12.5W功率的四单元音响组成,支持立体声播放,每个通道单独配备了低频和高频扬声器,让高频的人声和低频的背景声分离,使声音听上去更有层次感。

总结

这次小米电视6至尊版画质指标达真正的做到了“全满贯”的等级,QLED和百级背光分区的加入让画面显示有了很大提升,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硬件级的算法调校,在控黑效果、暗场细节、人物肤色、高速动态、低码率片源等做出了全方位优化,整体表现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万元电视画质天花板。

小米电视画质双旗舰正式将分区背光技术推向大众消费市场,将电视画质提升到新境界。小米电视6至尊版挑战行业内万元高端电视,将LCD一流画质带给更多的用户;小米电视ES 2022款拔高了中高端电视的画质门槛,进一步推动了分区背光技术在主流价位段的普及。

小米平板5 Pro首发评测:可能是最超值的高性能平板

【【【前言:除了MIX 4,小米平板也已回归】】】

2021年8月10日晚间,雷军用第二场年度演讲拉开了小米十一周年活动的序幕,同时还发布了一系列的重磅新品。

其中,最为重量级的当然是时隔三年后面世的小米MIX 4。对于这款新机,我们三易生活已经在8月11日为大家第一时间带来了详尽的 评测内容 。

没错,这就是全新的小米平板5系列。作为小米平板时隔三年多推出的全新产品,小米平板5系列此次一口气推出了三个档位的型号,分别是基础款的小米平板5,主要增强了音响、WiFi和性能的小米平板5 Pro,以及配备更大内存、更强相机模组,内置5G连接能力的小米平板5 Pro 5G。

我们今天要给大家测试的,就是其中的“大杯”型号,小米平板5 Pro。事实上,它也正是在我们看来,本次小米平板5家族中配置与性价比最均衡的一款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【【【外观:11英寸高规格大屏,家族化外观设计】】】

许多年前,当“平板电脑”最早出现在消费电子市场上时,当时比较热门的大都是7英寸到9英寸的“小屏”机型。因为这类产品更加轻便、也便于放在包里随时携带,同时还能提供比当时手机大得多的屏幕视野和强得多的 娱乐 性能。

但当时间来到2021年时,一方面主流智能手机产品的屏幕尺寸基本都已经在6.5英寸左右,使得用户对于小屏平板电脑在屏幕尺寸上的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。

另一方面,随着如今居家办公和网课成为常态,再加上网络带宽的提速降费,也直接促使在线视频与移动 游戏 的品质大幅提升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屏幕更大、性能更强、音响效果更好的大尺寸平板电脑,也就成为了许多消费者对于平板电脑产品的主流需求。

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市场变化,如今小米平板5系列不再像前代产品那样提供大小两种屏幕尺寸的选择,而是全系标配了11英寸、分辨率高达2560 1600,并具备120Hz刷新率的大尺寸屏幕。

不仅如此,小米平板5全系所配备的这块屏幕还支持10亿色发色数,具备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色温的真彩显示功能。于此同时,它也支持了硬件防蓝光特性,在屏幕的用料层面就降低了有害蓝光的发射量,能够避免传统“软件防蓝光”功能所导致的屏幕发黄及偏色问题。

针对低清视频,小米平板5全系支持对影像进行实时增强处理

除此之外,小米平板5系列此次更通过了杜比视界与HDR10两项高动态范围显示技术认证。在我们实测过程中发现,其能够完美兼容主流在线视频网站的各种HDR模式、杜比视界模式,并可以正确显示HDR视频的亮度和色彩信息。

除了极为出彩的屏幕,仔细观察小米平板5 Pro的金属中框部分不难发现,其此次在机身上下两端各有两排扬声器出音孔。事实上这一设计在小米平板5上同样也是存在,但是这款机型上所配备的是上下总计四颗扬声器单元。

但在小米平板5 Pro上,扬声器的数量则翻了一番,有着足足八颗发声单元。不仅如此,小米平板5 Pro甚至还采取了高端音箱或多单元耳机里才会使用的两分频设计,也就是发声单元每两颗为一组,两颗单元中的一个负责高音、另一个负责中音。配合大尺寸机身和四组发声孔所带来的空间布局优势,就实现了小米平板5 Pro上效果惊人,甚至比一些笔记本电脑还要更好的杜比全景声音响配置。

除了正面屏幕和中框上的杜比全景声八单元扬声器,小米平板5 Pro此次的机背设计也同样不简单。

正如大家所见,其使用了一整块AG磨砂材质作为机背,同时在机背下方还采用了当前手机产品上常见的流光渐变处理。再加上机背右上侧的玻璃悬浮式后摄模组设计,能明显看出袭承自小米11系列的外观设计风格,也使得其“档次感”高了不少。

同时比起同类机型常用的金属材质一体式机背,小米平板5系列的磨砂材质不只令其更具辨识度,还能够明显改善握持手感,让这款仅有6.86mm厚的大屏终端可以被更加稳固地握持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【【【性能:骁龙870加持,大型 游戏 没问题】】】

不难看出,作为小米时隔三年后推出的平板电脑产品,小米平板5 Pro除了在外观材质、屏幕和音响的配置上都很不一般外,其“内在”自然也选择了当前旗舰级的硬件方案。

此次我们测试的小米平板5 Pro,配备了超大核主频高达3.2GHz的骁龙870移动平台,以及6GB+128GB的存储配置。在目前的Android平板电脑市场中,骁龙870已经是能够买到、性能最高的选择之一。当然,如果还希望有更高的内存配置,那么小米平板5 Pro 5G则可以提供8GB+256GB的选择,也能够带来更强的多任务表现。

安兔兔评测

GeekBench 5.4.1

可以看到,在我们熟悉的安兔兔评测中,小米平板5 Pro可以轻松跑出将近73万分的成绩。同时,其GeekBench单核与多核成绩也大幅领先于搭载骁龙865、骁龙865+平台的手机产品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,其实并非骁龙870的性能比骁龙865系列强了很多,而是因为小米平板5 Pro的机身尺寸够大、散热空间够足,因此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骁龙870这种高频计算平台的优势。

3DMARK

AIMARK

事实上,这一结论在3DMARK与AIMARK等其他测试软件中也同样成立。可以看到,虽然领先幅度并不算很大,但小米平板5 Pro的3D性能和AI性能也均高于近似平台的智能手机产品。如此一来,也就很自然地会让我们产生一个联想,小米平板5 Pro玩起手机上的那些大型手游,效果又会如何呢?

《真·三国无双 霸》,全最高画质,稳定运行在50-60帧

《鬼泣 终极之战》,全最高画质+120帧开启,帧数接近120帧

《原神》,同样是无视压力提示画质全开,50-60帧之间波动

平心而论,我们所选择的这几款测试 游戏 ,基本代表了当前对智能手机性能压力的最高水准。在这样的“压榨”下,即便是骁龙870也很难做到无时无刻的满帧率运行。

但与我们测试过的手机相比,小米平板5 Pro的 游戏 感受又确实是完全不同的。一方面,这是因为它拥有超大尺寸的2K 120Hz屏幕,有着大功率的四扬声器杜比全景声音响,可以提供手机难以企及的音画沉浸度。

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,小米平板5 Pro的散热性能的确要比同平台的手机好得多得多。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,小米平板5 Pro拥有高达22745mm²的散热面积,而在我们测试过程中,即便是在几十分钟的高强度 游戏 过后,其机身不要说温热,甚至是几乎依然还保持着冰凉的触感。换而言之,如果你真的需要长时间玩 游戏 ,那这类高性能的大尺寸平板电脑产品,说不定反而是个更好的选择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【【【软件:MIUI for Pad,专为大屏设计】】】

随着小米平板5系列的发布,用于小米平板的MIUI系统同样也迎来了大幅的革新。

从系统版本号上就不难看出,如今的MIUI for Pad在技术方面与手机上的MIUI 12.5一脉相承。而这自然也就意味着,它同样有着许多MIUI 12.5的优良特性。

比如说在下拉菜单的操作逻辑上,MIUI for Pad保留了与手机上MIUI一致的设计。也就是从桌面顶部右侧下滑呼出快速控制及智能家居面板,而从桌面顶部左侧下滑则为通知栏。

又比如说,MIUI for Pad当然也保留了MIUI 12.5招牌的各种隐私保护功能。这也意味着小米平板5 Pro可能是目前市面上对用户隐私保护最全面的平板电脑,甚至可能都没有之一。

不过与此同时,对于适配平板电脑的这一系统版本,小米方面当然也进行相当多的改动和适配。

例如我们可以看到,MIUI for Pad的默认桌面与手机上的MIUI相比,取消了负一屏的“智能助理”,但同时在桌面底部增加了一个可以固定APP的Dock,可以将最常用的应用固定在这里。

又比如说系统自带的应用商店、设置等等APP,在界面上也都针对平板电脑的使用方式,进行了左右分栏的重新设计。

当然,光有系统自带应用的适配是不够的,为了让常用的第三方APP在小米平板5系列上也能有好的体验,MIUI for Pad此次还做了不少的工作,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APP对平板电脑的适配问题。

哔哩哔哩推出了专为平板适配的HD版本

腾讯视频在某些界面下可以自动适配平板屏幕

首先,小米方面已经开始积极推动常用APP对平板电脑的原生适配工作。诸如爱奇艺、哔哩哔哩、优酷、《和平精英》等应用,现在已经有原生的平板专用版本在MIUI for Pad的应用商店中上架。

其次,MIUI for Pad提供了便利的分屏或小窗显示开关,只需在多任务界面点一下就可以开启桌面分屏显示模式,同时使用两个APP。而小窗模式则不仅能够实现多任务运行,而且还能将应用的显示比例改成近似手机的长宽比,从而解决部分应用在平板电脑上显示被拉伸的问题。

最后,MIUI for Pad还上线了平行窗口功能。支持这项技术的APP在启动时,屏幕就会自动分为两个显示区域,将同一个APP不同级的页面分别显示在左右两侧。例如你可以在网购时在屏幕左边显示商品列表,右侧则能够显示具体某一个商品的信息;又比如左侧可以是新闻的信息流,而右边则是详细的文章内容。

根据小米方面目前公布的信息显示,MIUI for Pad的平行窗口功能如今已支持超过300款常用APP。而随着小米平板5系列的上市,还将大力推动平行窗口功能的适配,争取在今年底前,让超过千款APP都能够在小米平板5系列上自动分屏、分栏显示,从而更好地利用平板电脑的这一大屏优势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【【【体验:有键盘、有压感笔,还有专业生产力】】】

最后,我们来看看小米平板5 Pro此次的外设,以及它们所能够给这款平板电脑带来的额外价值。

磁吸双面保护壳

键盘式双面保护壳

灵感触控笔

到目前,小米方面共为小米平板5系列推出了三款外设。其中除了能够充当立式支架的磁吸双面保护壳外,另外两款外设,也就是键盘式双面保护壳和灵感触控笔,很显然都是为了增强“生产力”属性而来。

而在我们的实际体验中,首先这款键盘保护壳是通过磁吸固定在机身背部,并以触点直接与平板底部进行电路连接。这种设计有一个很现实的好处,就是键盘可以直接与平板进行有线通讯及供电,既大幅降低了输入信号的延迟,同时也意味着键盘本身将无需内置电池。

而无需内置电池,一方面意味着小米平板5系列的这款磁吸键盘保护壳价格可以做得更低(仅399元)。另一方面,它还带来了一个更加实际的优势,那就是键盘本身可以将纤薄的内部空间更多地分配给键轴,从而带来了1.2mm的键程,这可就比其他一些价格贵得多的平板键盘键程都要更长了,并且也使得其打字的回弹力度更强,手感更加接近真正的PC键盘。

与此同时,小米平板5系列的这根灵感触控笔同样也有特别之处。一方面,它和其他那些高端主动式电磁笔一样,需要充电使用,且具备4096级的细腻压感,可用于专业级的绘图场景。

其次,与业内常见的其他产品相比,小米灵感触控笔采用的是磁吸式无线充电设计,只需吸附在平板顶端就能自动开始充电,而不需要繁琐丑陋的插线充能。并且与大部分同类产品只有一个按键的设计不同,小米灵感触控笔在笔身上设置了两个独立按键。

两个按键的设计有什么好处呢?事实上,小米平板5系列默认将灵感触控笔上的这两个按键分别指定为“速记”和“截屏”的功能键。只需长按灵感触控笔上的对应键,就能启动速记或截屏功能。

为了更好地验证小米平板5 Pro的生产力功能,我们三易生活还为其安装了Android移动版的Word、Excel,以及PowerPoint,并配合磁吸键盘及灵感触控笔进行了体验。

可以看到在接上键盘后,小米平板5 Pro会自动切换到键盘输入法。且输入法的候选框也采用了熟悉的悬浮式设计,打字体验也非常接近电脑。

更有意思的是,此时灵感触控笔的两个功能键会自动变成翻页键,按一下笔杆上的按键就能让文档向上或许向下翻页。如果配合小米平板5 Pro的投屏功能,灵感触控笔就相当于一个蓝牙翻页器,能够很好地应对演示需求了。

而在小米平板5 Pro上使用PowerPoint时我们发现,MIUI for Pad的分屏模式不仅可以同时运行两个APP,而且支持通过拖动直接在两个APP间复制文字及图片。比如说可以很方便地从图库中将所需的图片拖到PPT里,然后借助AI算力完成自动版式设计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【【【总结:足够有诚意,但更重要的是它很见功底】】】

不难看出,作为小米方面时隔三年多回归的平板电脑产品,小米平板5 Pro首先实现了顶级性能、出色的影音效果,还带来了设计巧妙的软件生态和实用的生产力工具属性。

当这些体验仅需2499元起就能获得时,我们当然可以说,小米在他们的平板电脑产品线上延续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高性价比,让更多消费者可以享受到目前顶级的平板电脑体验,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当前方兴未艾的高端生产力平板电脑领域,对一些价格虚高的产品构成有益的冲击。

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,小米平板5系列,特别是小米平板5 Pro与小米平板5 Pro 5G不仅有比竞争对手们有诚意得多的价格。更为重要的是,小米还在这样的价格基础上实现了行业领先的显示技术,实现了堪称最强的音频设计和听感,更带来了富有新意的外设细节设计。

小米Civi评测:完美诠释美图自拍神器基因,除了轻薄手感,更好看

【 科技 犬】

在2019年,美图公司宣布与小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美图将旗下美图手机的品牌、影像技术和二级域名,在全球范围内独家授权给小米集团。

其中相关影像技术是美图公司的核心优势之一,具体包括MTface人脸技术、MTsegment图像分割、MTbeauty极智美颜、MTmakeup美妆技术、MTrestore图像恢复、MTenhance图像增强、MTpose肢体检测等等。

第一,小米收购美图的合作外界很多人都认为小米是要美图的相机算法,因为小米要在相机上面有所成就,那么收购现有的相机团队就非常重要。这个有助于小米站稳3000元档位的手机,仅靠小米MIX系列已经无法支撑这个档位,美图手机的品牌溢价能力仅次于苹果的iPhone,甚至和华为的P系列和M系列都可以一争高下,所以收购美图手机也是形势所迫。

第二,小米收购美图手机最重要的就是用户不重叠,很多网友戏称小米手机为屌丝专用机,大部分用户都是男性,双方的用户群体都是两极分化的局面,雷军曾表示小米邀请王源等明星来提升女性用户,但是具体数据并未公布,在国内进入存量竞争的时候,这个提升对于在国产市场遇到瓶颈的小米来说,也许是一次不错的蜕变,小米已经在拍照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,并且在最近发布的新机方面一致在强调自拍方面的优势,可以说小米一箭双雕。

按照目前雷军的布局来看,小米数字旗舰主打中高端用户,小米黑鲨主打 游戏 用户,红米手机主打极致性价比,美图手机理所应当主打女性用户。小米MIX系列未能完成小米的中高端布局任务,美图手机很大一部分分享了这项任务,小米接盘美图正式纳入麾下、主打女性用户布局中高端市场意图明显。

2019年7月2日晚19点半,小米在北京水立方召开发布会,正式推出全新的小米CC系列手机,这也是小米、美图的第一次联手合作, 不过CC系列停更后,小米偏向女性用户的手机产品其实基本处于搁置状态,小米Civi的推出也是迫在眉睫,Civi和CC的产品定义一脉相承,核心诉求都是更轻、更薄、更好看,那么小米Civi的实际表现究竟如何呢?通过 科技 犬的上手体验来快速了解吧。

外观解析:

小米给Civi准备了粉色、黑色以及蓝色一共三个配色版本,分别叫做怦怦粉、闪闪黑和轻轻蓝。各版本之间除了直观配色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外,它们之间采用的处理工艺也不同。

除了外观及工艺上的标新立异外, 小米Civi机身厚度仅有6.98 毫米,正反两面均为弧度处理,手感和观感更加的轻薄趁手, 166克的机身重量配备了4500mAh大电池,拿在手里非常的舒适。

小米Civi背部工艺也非常独特,是小米首次引入丝绒AG工艺,相比普通AG工艺不仅能提供顺滑的手感,还能带来Bling Bling闪亮的视觉观感,其中粉色版本更是加入了绒毛纹理,设计师参考了遇过参考马尔济斯犬、布偶猫,安哥拉免的毛发形状和排列,在玻璃上实现了类似0.013mm-0.018mm超细绒毛的手感体验。

利用原装有线充电器(55W有线快充)5分钟可以没电关机状态下充至12%、10分钟可以充至26%左右、15分钟可以充至约40%左右、20分钟可以充至约52%左右、25分钟可以充至约65% ,将4500mAh电池充至100%大概需要50分钟左右,使用一白天是没有问题的。

小米Civi视觉沉浸感即便将它和一众顶级旗舰摆放到一起,也并不落下风。这次小米为它选择了一块小曲率屏幕,左右边框宽度先天较窄,有效显示区域相对更大,出色的开孔孔径控制,降低了切割区域对屏幕内容显示所造成的影响,我曾经在我的关于小米MIX 4的视频评测体面提到过,推测未来小米CC系列(也就是小米Civi)或采用小米MIX 4的正面设计语言,将中央的屏下摄像头替换成中置挖孔,这样将大幅度提升自拍效果的同时来满足更多的普通用户,居中摄像头拍出来的图像更自然也更受欢迎。

小米Civi下边框采用了全新COP封装工艺,弯折半径和高度都有所减小,同时采用了更薄的 UV胶,最终实现了这种极窄的视觉效果。

小米Civi配备了一块6.55 英寸AMOLED屏,2400 1080像素分辨率,支持DCI-P3、10.7亿色、HDR10+、Dolby Vision显示,拥有120Hz刷新率以及240Hz触控采样率。同时,出厂前每块屏幕也会做原色屏校准,色彩准确性以及细腻度表现都非常出色。

自拍表现:

小米Civi配备了一颗3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,支持AF自动对焦,同时屏幕上方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枚柔光灯,用来保证光线较暗条件下的来提升自拍效果,我们还可以选择屏幕补光方式来满足自拍需求。

为了保证面部识别准确性,小米将面部关键坐标点增加到了220个,同时针对脸型较小和暗光环境做了专门优化,防止出现漏检的情况。其还能识别用户性别以及面部表情做出分析,来进一步提升识别准确性。

更为重要的是, 小米Civi会根据当前基础画质进行分析,自动挑选合适的美白、红润等特性进行美化,使得环境和美化之后的人脸效果不会出现明显差异,同时还引入了神经网络和像素级肌肤焕新技术,可以还原 健康 皮肤应有的状态。

小米Civi同时支持在设置中手动调节美白、立体、美妆等选项的美化等级。此外,它内置了包括原生、假日、轻氧等在内的多款滤镜,自拍方面的可玩性很高。

小米Civi的后置相机采用了主摄+超广角镜头+微距镜头的三摄设计,其中主摄为6400万像素,f/1.79光圈;超广角镜头为800万像素,f/2.2光圈,120 视场角;另外一颗为200万像素微距镜头,最近对焦距离4厘米,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的拍摄需求。

小米Civi支持 4K@30fps 视频拍摄,内置包括BBP、神秘、青橙、拉丁等在内多种滤镜,提供短视频和 Vlog 模式。短视频模式下默认拍摄15s时长视频,可以从音乐库直接选择配乐,发朋友圈无需后期二次剪辑,便利性方面还是比较不错。

小米Civi针对视频拍摄做出了自动化功能,内置老电影、假日、旅行、回忆,等14种Vlog模板,能够实现自动转场,自动卡点,自动特效,自动变焦,自动配乐等不同效果,普通用户也能拍出大片。

性能实测

小米Civi配备了骁龙778G移动平台,采用台积电6nm制程工艺,拥有四个2.4GHz A78大核和四个1.8GHz A55核心,兼顾了性能与续航。经过测试,小米Civi的最终得分超过了50万分。

为了更好的发挥出这颗芯片的性能,小米Civi还内置了塔式多层石墨堆叠设计,面积一共10202mm²,能有效保障性能输出,带来持久的性能体验,能长时间稳定《王者荣耀》90帧模式。

同时,小米还带来了三大加速神器,其中包括存储满载系统加速、内存融合加速、碎片整理强力加速,能有效提升手机运行,并减缓老化,完美通过泰尔实验室36个月抗老化性能认证,三年不卡顿。

其他方面,小米Civi还拥有对称式双扬声器、线性马达、红外遥控、全功能NFC等功能,还成为安卓首款“免充值”的地铁卡,能通过数字人民币等方式通刷北京相关线路。

体验总结:

小米Civi 发布不仅成为了追求极致拍照用户的又一个选择,更重要的是,更多的国产手机厂商也会跟进,强悍的拍照配置,以及 2599元 起步的价格,注定是一款利润微薄的产品。价格厚道是小米手机的杀手锏,预计在很长时段时间内,在这个价位段的拍照手机很难逾越它,值得不值得买还需要看用户的需求,如果你喜欢拍照, 小米Civi 值得考虑。

小米miui8扫题功能怎么用

打开扫一扫,选择扫题,拍照后自动识别,如果保存的图片,选择右上角选择图片。ps:题库略少,不是所有的题都能找到原题并给出答案的

商务必备,质感提升——小米手表S1深度体验评测

才过了3个月的时间,小米在小米12系列发布会上继续更新了小米手表产品线,这次推出的产品为小米手表S1,而就在2021年9月27日,小米才发布了小米手表Color2,这个确实是出乎我的预料,我原本已经以为Color2会作为2021年的收官之作,但没曾想原来S1才是,这也将是小米手表系列的第五款产品了,虽然这次没有大家期待搭载eSIM的小米手表,但小米也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系列,也就是S系列,相比Color来说,会主打商务多一点,可以发现在外观上跟Color系列有了一个很大的区别,还有一些系统层面以及传感器等,几乎都是跟Color2是一样的。

其实很多人都认为小米手表是「大屏手环」,但我自己是不那么认为的,手表的优势其实就在于屏幕非常的大,并且还有很多表盘的搭配,其次就是表带也是能够随意更换的,而且看一些运动的数据也会更加清晰舒服一点,在功能性上来说也是要比手环更加完善,可能目前有的厂商也在推出大屏手环,但本质上体验还是跟手表没得比的,当我拿到小米手表S1的时候,我觉得跟我以往所用的小米手表有了一个变化,首先就是颜值更好看了,其次就是在体验上继续提升,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我来看看这款小米手表S1具体的表现如何吧。

第一眼看到小米手表S1的包装盒,我还以为我眼花了,怎么跟以前的小米手表包装盒有了一个很大的区别呢?后来才发现,原来我拿到的是S1,而不是Color系列,可以发现Color系列的包装盒一直都是采用长条形的设计,而S1则是采用方方正正的设计,一改以往的包装盒设计风格,而官方也是宣称这是一款为商务人士打造的高端智能手表,所以也就不足为奇了,确实这次在包装盒设计上,是要更加的高端一点,跟Color系列有了一个明显的区分,整体的包装盒配色也是以黑色为主色调,仿佛里面装的就是一件艺术品,细细品尝的话,确实小米手表S1的包装盒要好看了许多。

之前Color系列的包装盒在初次打开的时候都会有点紧,而在S1包装盒上,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完美的解决了,可以很轻松的就能打开,而打开包装盒之后就可以看到小米手表S1的本体了,并且还配有了无线充电底座和使用说明书,相比Color2的说明书来说,长度也是进一步的缩短,可能是因为包装盒体型的改变,导致说明书也有了一定的长度缩短,之前Color系列的说明书都太长了,对于我个人来说其实是很没有必要的,不过像是这种长度的使用说明书是刚刚好的,而且相比其他使用说明书来说的话,也能展示到更多的内容。

我拿Color2和S1进行了一个对比,可以发现两者的外观设计是不一样的,所以有人将其称为是Color3是不对的,不过大家可能会觉得S1有一个大边框,这是因为这个边框还加入了刻度,目前市面上的商务手表都是会有刻度在边框位置的,所以这也符合它商务手表的定位,不过相较而言的话,我自己是比较喜欢Color2的窄边框的,从视觉上来看会更加舒适一点,我个人建议下一代产品可以用上窄边框,而刻度的问题则可以用表盘来进行解决。

还有在按键上,也是跟Color2不一样的,就从按键的形状来说,这次S1改成了两颗圆形按键,目前大多数商务手表均是类似的按键,而且在Color2上的SPORT按键也取消了,SPORT按键的意思就是可以一键直达你设置好的运动项目,而S1上则没有这颗按键,也就意味着Color系列是主打运动,而S1则是主打商务。

这次小米手表S1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升级,就是采用了蓝宝石玻璃,要知道这种玻璃只有在高端智能手表上才会出现,而且蓝宝石玻璃已经在高端智能手表上应用多年了,所以这次首次在小米手表上使用该玻璃,还是一项比较重大的升级,之所以采用蓝宝石玻璃,是因为它非常的坚固、通透、耐磨,传统的智能手表均是采用普通玻璃,如果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话,屏幕表面就会有很多划痕,这种情况只有在初次使用的时候贴膜才能避免了,而小米手表S1则不需要贴膜,天生自带一层非常耐磨的玻璃,即使用很多年,屏幕表面也不会出现任何划痕。

除了蓝宝石玻璃的加入,这次手表中框还采用了316L奥氏体不锈钢,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小米4上的奥氏体304不锈钢,可以说小米将一块钢板的艺术从手机转移到了智能手表上来,相比小米手表Color2的塑料中框来说,整体看上去也会更加的有质感一点,远远的看去,人家还以为你戴着几千块钱的手表呢,而根据官方的介绍,这个精致不锈钢中框经过了30道工序,近百个工站历练,无论是拉丝、哑光还是高亮,基本上每个细节都做得非常到位,难怪说小米会将其定位成商务表。

小米手表S1延续了之前的快拆设计,在顶端拥有一个小机关,也就意味着这款手表是支持快拆的,跟Color2一样,整个快拆流程操作起来是非常顺滑的,不会出现很费力的情况,而这次小米也是有三个版本的手表供用户选择,分别是曜石黑 黑色氟橡胶表带、流光银 蓝色真皮表带、流光银 棕色真皮表带,除此之外,小米还单独为S1提供了3种皮质表带,分别是经典棕、深海蓝、睿雅黑。

以往的Color系列均是只有提供硅胶表带,可能是因为主打运动,所以一直没有出一款我喜欢的棕色真皮表带,而在S1上,我终于见到小米推出了棕色真皮表带了,而且还拥有非常多种颜色的真皮表带,这种真皮表带采用的是高品质头层小牛皮,再加上蓝黑棕都是非常成熟稳重的颜色,佩戴在手上也是能彰显自己非凡的气质。如果说你是想拿S1去进行运动的话,也可以选择替换成氟橡胶表带,这种表带防水抗污,非常的耐用,很适合你在运动时候佩戴。

之前有很多人都在吐槽小米手表Color的表盘太过于卡通化,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,基本上表盘里没有一个是我喜欢的,感觉更像是给小朋友设计的一样,不过前段时间小米手表表盘里面也是推出了太空人,这也成为了我目前最为喜欢的一个表盘之一了,不过到了小米手表Color2之后,表盘就更为丰富了,加入了很多商务化的表盘,但是这些商务化的表盘我个人觉得跟Color2不是那么的搭,毕竟作为一款拥有运动风格的手表用上商务表盘,总感觉有点奇怪,而这次的S1因为是主打商务高端手表,配合上商务表盘的话,整体看上去也会更加的协调。

小米手表S1的屏幕是跟Color2一样的,均是一块1.43英寸,466 x 466的AMOLED屏幕,相较于Color来说,整个屏幕的尺寸更加大,而且屏幕刷新率也提升到60Hz,目前传统智能手表的屏幕刷新率均在30Hz左右,肉眼明显能感受到不流畅,就跟我们目前用120Hz的手机,然后设置成60Hz的感受是一样的,不过也有采用50Hz刷新率的智能手表,但是跟S1的60Hz对比的话,还是差了一丢丢,其实很多时候用户说手表系统很卡顿,其实都是因为屏幕刷新率的因素导致的,而现在采用了60Hz之后,滑动屏幕的时候也更加的顺滑,不会出现掉帧的情况。

可能有细心的小伙伴们发现在手表背面少了两个充电触点,之所以取消了充电触点,是因为小米手表S1从磁吸充电升级到了无线充电,这也是我期待已久的功能了,前面两代我也是有提过没有加入无线充电功能的遗憾,而S1这次的无线充电让我还是非常激动,毕竟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表均是采用磁吸式充电,多多少少在充电上还是有所局限的,而拥有无线充电功能的S1,则可以利用手机的无线反向充电和第三方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,也避免了要经常去拿充电线的困扰了。

在手表的右侧分别有两颗按钮,上键是用来控制手表开关机和进入应用列表的,当长按上键则可以唤醒小爱同学,不过小爱同学还是跟Color2面临着同样的问题,就是当你对着它说话的时候,它回应你是没有声音的,但这就很奇怪了,用手表是可以播放音乐的,但是小爱同学却不能说话,我是不太能理解的,不过这也可能是涉及到很庞大的语言库,系统没办法装下,不过还是希望在之后的手表中能看到小爱同学说话。

应用列表界面相对于Color1来说有了很大的改进,首先就是应用图标更加的圆润了,而且滑动起来的效果有点类似于球体,从我的视觉观感上来看是比较舒服的,滑动时候也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,Color1就经常出现掉帧卡顿的现象,不过还是老问题,长按应用图标没有办法移动至任意位置,我个人是比较希望能跟手机一样随意调整应用位置的,希望在之后的版本中能优化一下。

经常看到很多人说小米手表就是一款「大屏手环」,但我自己并不是这样认为的,手环能安装第三方APP吗?很显然是不行的,而小米手表S1则是可以安装第三方APP,但因为不是采用Android Wear,所以在安装APP的自由度上不是那么大,但RTOS嵌入式系统也有好处,就是能做到长续航,而且也能支持一些APP的安装,但一般来说都是非常轻量化的应用,而且数量也是比较少,我还记得Color2刚推出的时候,可安装APP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,到了S1上,可以发现APP增加了许多,包括高德地图的加入,但应用的多少还是取决于有没有更多的第三方来加入进来,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应用开发商能来完善这一平台生态。

小米手表S1这次还加入了小组件,跟MIUI上的小部件是的,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各项数据,包括运动和睡眠数据,以及像是卡路里或者步数都是能清楚的展示出来,并且在APP端还能设置每一页的小组件,可以自由选择每一页展示的数据。

屏幕从下往上划就是快捷按钮的界面了,这个界面可以设置勿扰模式、抬腕亮屏、静音模式等,而且因为这次S1加入了扬声器的缘故,所以在这个界面下还新增了自动排水功能,这样做是因为手表碰到水之后,肯定会有残留水分在扬声器部分,如果这时候放音乐的话,会很影响听感,所以这项功能可以将扬声器里面的水分给排出来。

手表除了上键之外,还拥有一颗下键,不过跟Color2的下键是有所区别的,首先Color2上是拥有一颗专属的SPORT按键,到了S1上则取消了,这是因为S1的定位从运动转变成了商务,也就是它不完全是一款运动手表了,也就没有必要再内置SPORT按键,其实这颗按键在我看来可有可无,毕竟它的作用是可以一键直达你设置好的运动项目,对于我来说的话,我还是比较喜欢当前在做什么运动,则自己打开该运动项。

而当点击S1的下键,可以发现里面拥有117种运动,相比Color1的10种运动来说,这次新增运动项目的幅度还是比较给力的,基本上是满足了运动爱好者们的需求,不仅如此,它还能自动识别你当前所在做的运动,不过仅仅只能识别跑步和健走,希望之后能识别更多的运动。

目前我所使用的APP叫作小米穿戴,相比1.0版本来说,整体UI改变还是非常大的,底部导航栏总共分为四个项,分别是:状态、运动、 健康 和我的,整个分类是比较清晰准确的,主页也能看到运动数据、睡眠数据,还有包括卡路里等数据,而在APP里面也有运动的视频教程供用户来学习,但是目前APP端的运动视频过少,所以可能并不会太适合大多数人,像是我这种小白来说,可能就不会那么适用了,我个人更倾向去Keep看运动教程,我也希望之后小米穿戴能跟Keep进行合作,不过在不久的将来,小米穿戴APP将会被小米运动 健康 APP给替代掉,这也是跟小米穿戴和小米 健康 整合在一起的APP,希望这个全新的APP能加入更多的视频教程。

这次小米手表推出了S系列,也就意味着目前小米手表拥有两个比较明确的系列手表,分别是Color系列、S系列,Color系列主打的是运动,而S系列则是主打商务高端,在定价上也是比Color2要高一点,但是从我的使用感受上来看的话,两者目前的区别几乎无差异,基本上是外观和材质上的区别,如果你个人买来是为了运动时候佩戴的话,那么我建议Color2,但如果你是对品质或者要去一些重要场合的话,那么小米手表S1我个人是比较推荐的。

可以发现小米在扩充自己家手表的系列,从目前仅有的两个系列来看,人群覆盖的是越来越广了,但目前我个人更加期待小米能推出一款采用eSIM卡的高端手表,而我自己也在等这款手表的出现,希望小米能尽快推出吧。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